有一次旅遊,我們在北海道富良野的鄉間小路散步,突然在一個轉角處,出現了一間造型簡單卻充滿設計感的房子,好奇地走近之後,才發現原來是一間法式料理餐廳。我們仔細端詳這個空間,雖然材料及規劃簡單,但卻意外地人引人入勝。
從餐廳的物理環境及地理環境剖析,真正作祟的是「美不勝收的室外景觀」。
因為北海道擁有良好的自然條件,大部分房屋的設計皆擁有大片的開窗,讓戶外景觀導進室內,而室內簡單乾淨的設計,不會讓過多的裝飾模糊了焦點,反而使空間自己說話,也讓使用者自己定義出屋子的個性,依著這樣的安全感找到自己在屋裡的棲身之地。
建築應該有的責任,必須以尊重、相信自然為前提,創造出正確的觀看位置視角。
但在都市之中,並沒有辦法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,那我們該怎麼設計?
其實還是有答案:
#空間之中的內部動線
大家如果去過IKEA,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動線「曲折離奇,好像有很多小空間,怎麼走都走不完?」但實際上IKEA的空間並不大,只是因為精心安排,讓整體動線拉長,進而達到各種不同空間的感受。
這種曲折的動線的確是在沒有外部景觀的狀況下,最好的處理模式,簡而言之就是將人們在空間之中的方向感打破,沒有任何空間指標可以依循,只能跟著動線不斷向前,失去方向感之後,接著就會失去對於事物的判斷力,因此消費者在那樣環境裡,很容易會因環境氛圍而被感染(催眠),進而掏出錢包購買。
這樣的手法,我們稱為 :#迷魂陣效應。
這種迷魂陣效應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,透過空間、動線,安排你想要傳達的事情或是特別容易被人們採用及吸收的商品,剛剛提到的IKEA以及美術館、博物館及海生館等等都是一個很好的示範。
當然這樣的空間也會產生一些後續較高的維護成本,比如說要將每個空間都達到一致的環境品質或體驗,的確會比筆直的動線維護成本來的高,需要的人力管理成本也會相對提高。
這些迷魂陣的設計思考除了以上提過的之外,大家在生活上還有見過其他應用的例子嗎?
歡迎大家留言或分享給我們。